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77章血战四安镇

看到北边尘烟滚滚,张小凡赶紧命令火铳手重新布阵。

这时候骑兵的速度优势体现出来了,靖南营的火铳手毕竟没有神机营的训练那么专业。

慌乱之中一些紧张的士兵开始提前开火,此时敌人压根就没有进入有效射程之内,造成不了啥伤害。

在打乱了节奏之后,第一轮齐射火力压制也不够,虽然射翻了一些蒙古兵,但是敌人整体突进的步伐并没有打乱,而蒙古骑兵抛射的箭雨也射向了明军,虽然实际造成的伤亡并不大,但是加剧了明军的混乱。

此时的冲在最前面蒙古骑兵兴奋地挥舞起了马刀,在他们看来明军的阵型已经乱了,前方无非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慌乱之中明军火铳手的装填节奏也都乱了,第2轮齐射也没有造成多少伤害。

而蒙古人的第2,和第3轮箭雨不断地收割着明军,此时在弓箭和火铳的较量中,明显是蒙古骑兵的弓箭占了上风。

靖南营这里第三轮齐射还没有放出,已经吃到了蒙古人的第4波箭雨。

临时转变阵型,明军已经无法打出排好阵型的“三段击”,而只能被迫采用齐射去对付清军了。

而且火绳枪的射速也远远比不上蒙古人的弓箭。

毕竟靖南营其中的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正真的恶战,大多数人也只是参与了一些歼灭清军地方绿营的顺风仗。

此时张小凡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靖南营,距离一支真正的强军还差的很远。

幸好当时钱默在成立各营的时候就给几个甲等营设置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神机营是专业的火器部队,崇明营则是擅长鸳鸯阵配合的山地战主力,而靖南营则是一支发展铁甲军的重装步兵部队。

尽管铁甲的打造非常艰辛,整个苏湖督府还是给靖南营配置了300副铁甲。

此时张小凡率领的500人中,足足有150名身着铁甲的重步兵。

张小凡高喊道:“铁甲军原地列阵,其他人退后!”

兴奋的蒙古骑兵正挥舞着马刀准备冲进明军阵中收割人头。

却发现眼前的明军居然全部是身着铁甲,手持长刀的重步兵。

这些长刀是钱默特别为铁甲军打造的斩马刀,参考了之前唐朝的陌刀。

也可以被称作大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重15斤。

这个重量是经过多番测试后决定的,既能够保证对于骑兵和马匹的杀伤,又能让持刀的士兵施展的开。

毕竟那些重达50斤以上的武器,普通士兵压根就舞不起来。

这也是铁甲军成立以来第一次和骑兵进行对决。

第一波的撞击中,不少蒙古骑兵连人带马被靖南营的重步兵砍翻在地。

也有一些经验不足的铁甲军被马匹直接撞击飞出数米,被撞得内出血,直接阵亡了。

但是蒙古人想象中的收割人头场面并没有出现,反而第一波骑兵仿佛撞在了铜墙铁壁之上,几乎伤亡殆尽,那些倒地的蒙古士兵迅速被铁甲军斩杀。

也辛亏是碰上了蒙古人的轻骑,如果第一次就面对满洲的重骑兵,经验不足铁甲军还真不一定能够扛的住。

后续的蒙古骑兵看到前方的骑兵撞到了铁板,也及时调转马头由骑兵改冲阵变成了弓箭抛射。

不过好在身着铁甲军身着重甲,除了极少数被射中面部的人,基本没造成太多伤亡。

此时重新调整好阵型的火铳队,也开始还击。

鲁密铳的射程优势此时开始发挥出来了,不断有蒙古骑兵被铳弹击中。

此时的阿嘎日气的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抛下了200多具尸体,率领剩下的蒙古骑兵撤退。

而靖南营这里也是伤亡不小,足足阵亡了70人,其中包括20名铁甲军。

此外还有30余人受伤较重,基本在之后的战斗中失去了战斗力。

张小凡命令将重伤员转移到安吉州,并派人向湖州方面报警。

此时已近黄昏了,张小凡知道这支蒙古骑兵很可能只是一支先锋营,后续的清兵可能更多。

眼下靖南营可以参与战斗的只剩下了不足400人。

必须赶在天黑前修筑好更加稳固的防线。

正巧早上从安吉州送来了不少“仙石灰”,于是立刻发动全镇的百姓一起动工,连夜修建防御工事。

吃了败仗的阿嘎日只得退回广德,向金砺求援。

听到蒙古骑兵在四安镇被明军击败的消息后,金砺也是大吃一惊。

对于明军的战力他向来是嗤之以鼻的,前不久在徽州还砍瓜切菜般的收拾了一把明军。本来还以为是蒙古人偷奸耍滑,不肯出力,故意夸大明军战力。

不过看到这次阿嘎日足足损失了300人,他才相信这次蒙八旗没有偷奸耍滑,确实是明军的火器异常犀利。

不过听到明军只有区区数百人,而四安镇又没有城墙时,他也就放弃了连夜出击的打算。

毕竟他感觉明军在真正的满洲八旗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四安镇又没有城墙,他还巴不得明军直接出湖州在这里和他决战,省得他还要费力攻城。

毕竟他们这次都是骑兵,也没有带啥攻城器械,只要镇子上没有城墙就好办了。

于是决定让队伍在广德好好休息一晚,等第二天在出发攻占四安镇。

并连夜要求广德知州准备大量木车随军出征。

等清军到达四安镇的时候却傻眼了。

金砺怒斥道:“阿嘎日,你不是说这里没有城墙,这是什么?”

阿嘎日也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虽然这不能算是城墙,但是四安溪石桥的正面和西侧居然多出了两道1米多高的羊马墙。

四安镇的位于四安溪的怪角之处,西南两面都被河水围绕。

北面则是一座大山,山下只有一条沿河的小道可以通往四安镇,之前阿嘎日就是从北面的一个浅谈渡河,再沿这条小道一路杀奔过来的,如今这点小道也被明军用羊马墙给封住了

这样即使他们从侧面过了四安溪,想要进入四安镇还是绕不过这道羊马墙。

不过好在提前知道了明军火器犀利。

金砺也做了相应的准备,不怕从正面强攻四安溪石桥。

长期以来清军对付明军的火器,也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防御体系。

比如楯车,根据明人范景文所著《战守全书》记载,八旗楯车上的盾牌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铁皮复合而成,这样制成的楯车“小砖石击之不动,大砖石击之滚下,柴火掷之不焚”,具有较强的防御力。

虽然四安镇没有城墙,而楯车则是八旗攻城时使用的,不过此时用来对付明军的鲁密铳也是可以的,金砺这也算灵活变通。


页面连接:http://www.bjpwbl.com/view_0_hkokzh/wjwjkdmm.html

书迷楼 书迷楼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飞速中文网22中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