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想想小日本这次吃了亏,绝不会善罢甘休,吴宇在事件发生后立刻玩起新闻媒体的手段,一方面宣称有不明国籍的军舰闯入海南领海,攻击歃血盟的军舰。一方面又透露歃血盟潜艇战队又编入四艘新艇,如果再有来犯者必击沉后公诸于世。

吴宇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把小日本激怒了,这时候如果日本前来攻打海南,胜负还真不好说!即便歃血盟能取得防守上的胜利,各方面准备不足肯定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刚刚发展起步的海南经不起这样的大风大浪,吴宇可不想打无把握之仗,辛辛苦苦积攒的家底,不能随便挥霍了。

称来犯军舰不明国籍,可以说给了小日本一个摆脱责任的机会,潜艇战队的扩编是有意震慑日本不要轻举妄动。这个时代潜艇是对付大型战舰的利器,战舰反潜是各国海军最为头疼的问题。吴宇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了直接和日本交战,换来了歃血盟和海南发展所需要的时间

尚宜嗣的事件过后,歃血盟加强了反间谍的力度,大多数间谍也应此而暂时收敛了许多。至于结党营私的现象,还是要靠洪常青这位党代表出身的政治高手去调理,吴宇只是说了一句话:“切不可搞肃反运动,如果真查到有野心且不知悔改的家伙,逐出海南便是!”

这次“出云号”接应间谍的事件,提醒了吴宇要加强海南的预警,找来李志宏和何洁,商量着怎样将海岛上的雷达预警系统搞起来。这时的歃血盟有三套相控阵雷达系统,按说在海南装三套也能勉强覆盖周边海域(工在x波段,覆盖方位360-、仰角70-的范围,探测距离为150公里,水平搜索的距离为75公里。其功能有地平线搜索、海面和空中搜索,能同时跟踪250个目标,可以控制火炮对水面目标战,采用超分辨技术,具有目标识别能力)设备是有,可操设备的人员却还需要培训,那个时代的人最多看过打字机,电脑这东东万不可随便教给别人,只和李志宏、何洁商量的原因也是考虑到这件事需要高度保密。

商量了半天,决定让吴宇一向信任的副官沈露带领一批留学生学习电脑,只教授如何使用,至于原理和编程还是少说为妙。海南既然建立雷达系统,海岛上自然也需要,好在当时的猎潜艇上有一座360s型二维对空/对海警戒雷达(中国仿制的法国汤姆森-csf公司的drbv-15海虎),工波段是e/f波段,探测距离对空110公里、对海37-40公里,用这玩意儿为海岛提供警戒,在当时来说也是比较奢侈的了!

雷达这玩意在二战中的到了迅速发展,但在二战前,英、美国家的雷达大的吓死人且探测距离不够远。想想以后还要为接收的军舰上装备雷达,吴宇做了一个砸锅卖铁的决定,收集所有从现代带来的电器,保留一部分必要的东西外,其它的都给拆了,拆下来的元器件用来仿制360s型二维对空/对海警戒雷达和炮瞄雷达。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集成电路的发明,1958年,在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工的年轻工程师基尔比想出一个很好的主意,不仅在硅片上制造晶体管,还使硅片在可以控制的特定区域掺入其他的不同元素,改变其导电性做成电阻;再在硅片表面形成的氧化层特定区域镀一层金属做成电容;然后按照电路设计要求将它们相互连接,使一块小小的硅片具有电子线路的功能,人们称之为集成电路,它就像一座显微镜下的城市。

集成电路的发明,是电子产品工艺技术的一次革命,进一步减小了电子设备的体积,由此,它们变得更轻、更小。由于不同的电子元件大部分可以在同一块硅片上制造,相互紧密连接在一起,因而减少了元件失效和引线断裂的可能性,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也降低了电子产品制造的成本。为充分体现集成电路的优越性,人们竞相改进工艺,努力在同样尺寸的硅片上制造越来越多的电子元件。20世纪60年代初期,人们只能制做一块硅片包含几十个元件的小规模集成电路;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已经能够在面积30平方毫米的一块硅片上集成13万个晶体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已经能在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制做包含500万个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它的功能相当于250台1945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而当年第一台计算机重30吨,需占用两间房屋。

集成电路的发明,大幅度地降低了电子产品成本,它们的尺寸奇迹般地减小,导致了家用电子计算机和手机的出现,使从前专门机构才能购置的电子装置成为公众可以使用的工具。

这时候由于缺乏电子工程师,制造集成电路目前还有相当大的难度,就算可以研制出来,那也是以后的事。目前的防御系统必须尽快完善,否则小日本真的把战列舰开过来,那可就麻烦了。思前想后,吴宇砸锅卖铁实属无奈,尽管这样,那些拆下来的东西,加上大批电子管才搞出十六套仿制雷达。

仿制出来的雷达体积大的吓人,军舰上根本装不下!无奈之下,吴宇只好将相控阵又拆了下来,加装在“南安普顿”级和2艘“水级”轻巡洋舰上,将这三艘军舰为指挥舰使用。至于海南和海岛上的雷达,就用那些拼凑出来的玩意儿顶上,大归大,但总比没有强!

吴宇忙着完善海南的防御和建设时,福建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全国的目光都被十九路军所吸引,就连这次和日本海军的交锋,都没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十九路军在蒋光鼐和蔡廷锴等人领导下,于1933年11月发动了以“反蒋抗日”为主旨的“福建事变”,但这次事变过程只有短短两个多月。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日,福建十九路军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发表人民权利宣言,即日选出李济深、陈铭枢、陈友仁、冯玉祥、黄琪翔、方振武(方未到改选戴戟)、蒋光鼐、蔡廷锴、徐谦、何公敢、李章达、萨镇冰等十二人为委员,公推李济深为主席。二十二日成立人民革命政府,改元为中华共和国元年,废除原来的青天白日党国旗,使用公历。政府委员会之下设三会两部一院一局。军事委员会由李济深兼主席。经济委员会由于冯玉祥未到任,改由冯的代表余心清代理主席。

闽变开始后,蔡廷锴电告各师扩编为军,同时电饬各军官兵取下青天白日帽徽及孙中山遗像,停止每周的总理纪念周,取消党国旗。由于平时没有说服宣传工,突然说出反对南京政府之事,众官兵颇为惶惑。事变后仅三日,在闽北沙县一、二两军的部队原修建的野战据点工事遭到蒋机轰炸,官兵们的情绪更加不安。

原归蔡廷锴指挥的杂牌土著军队,除卢兴邦、兴荣及陈齐王宣尚保持电台联络外,其余各部电台呼应不灵,郭援记得吴宇的提醒,此时也是按兵不动,静待其变。

不久,经过蒋介石的瓦解,多半杂牌部队都撤离了原驻地,那些不对的头脑们得到老蒋升官发财的保证后,纷纷对十九路军采取敌对措施。两广本来和十九路军也有盟约,但看到福建政府联合**放弃国民党国旗之后也起来反对,特别是陈济棠受蒋介石的收买获得一百万元的补助金,实行封锁闽、粤边各陆地交通,封闭十九路军驻粤各机关。

关于陈铭枢和各省(包括湘、黔、滇、川、康、鲁、陕)原来是有友好联系的,由于形势不对头,也没有一省通电支持。原来方鼎英准备在湘西起义的也策动不起来。在国民党中,除李烈钧在上海来电声援及陈博生来闽表示张学良在欧洲来电支持外,再无一人表示支持。

平时在国外的闽、粤籍华侨是热烈支持十九路军的,这次华侨支持的也寥寥无几。而蒋介石一面利用其御用的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通电各军政机关对“闽变”实行镇压,限令克日平定,一面在“闽变”后第二天,以蒋中正个人名义发出告十九路军将士书,痛诉陈铭枢卖国叛党,煽动官兵反对福建人民政府。


页面连接:http://www.bjpwbl.com/view_0_zkzhh/wohkwwrj.html

书迷楼 书迷楼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宝书网123读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